中新网6月30日电 国新办30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今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开展试点。
6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定区域发展司司长陈振冲、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杨正伟介绍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陈春江介绍,《若干措施》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提出试点政策措施和风险防控举措,将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路径,为推动加入高标准经贸协定提供实践支撑。
一是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包括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对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航空器和船舶免征关税、特定货物临时入境暂不缴纳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预裁定有效期届满前从速对展期申请作出决定、对进口信息技术设备产品符合的相关标准实施供方自我声明等措施。
二是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包括按照内外一致原则金融管理部门于120天内就金融机构申请开展相关金融服务作出决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的新金融服务、相关企业和个人可依法跨境购买一定种类的境外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境外专业人员能力评价评估工作程序等措施。
三是便利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包括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配偶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放宽相关外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随行配偶和家属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等措施。
四是促进数字贸易健康发展。包括健全线上消费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转让或获取大众市场软件源代码作为进口销售的条件等措施。
五是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包括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环境保护等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六是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包括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识别及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健全安全评估机制、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
陈春江提到,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地方积极推进《若干措施》落地实施。试点实施一年后,将由商务部按部署组织开展评估,具备条件的试点措施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压力测试。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日前共同举办面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宏志助航”网上专场招聘会,预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5万余条。
专场招聘活动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设主会场,还在工会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国聘等招聘网站设立分会场。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可登录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及各分会场平台进行注册,审核通过后申请加入本次招聘活动,自主发布招聘信息,供高校毕业生浏览查询、投递简历和应聘。活动将持续至8月20日。
教育部:持续关心助力重点群体毕业生求职圆梦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1158万人。教育系统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精准帮扶和指导服务,帮助更多有需要的重点群体毕业生增强就业能力,助力重点群体毕业生求职圆梦。
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毕业生求职意愿强,但部分毕业生存在求职信心和技能不足等困难,教育部、财政部面向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专题培训,帮助毕业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已累计完成9.4万名2023届毕业生的线下培训。
各地各高校积极行动,为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细化帮扶举措,把帮扶温暖送给有需要的毕业生。甘肃省运用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重点群体就业意向和偏好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有效提高帮扶工作精准度。北京交通大学按照“一生一策”“一人一档”开展就业帮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院系教师与重点群体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学生梳理“求职准备度清单”,做到自身定位、行业现状、目标单位、应聘岗位、求职步骤、应聘方式“六个心中有数”。
各地各高校在毕业生离校前关键期,帮助毕业生诊断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提供简历门诊、面试指导、岗位推荐等“不断线”的就业关心和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工作。四川省举办全省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江西理工大学开展AI简历加油站、面试特训营、就业暖心“集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直播带岗专场招聘,累计提供岗位信息3660个,参与学生超过1900人次。 【编辑:于晓】